兴化市天龙木船制造有限公司位于兴化市竹泓镇,竹泓镇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,原名“竹横港”, 是个千年古镇。本公司以祖辈独特的制作工艺专业生产“天龙”木船,“天龙”木船外形古朴典雅、美观大方,轻巧灵敏而又坚固耐用,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,此杉木材质结实、有恝性,辅以铁钉、麻丝、石灰、桐油等,所造之船吃水浅、浮力大,能载重。木船制作从选料备料到断料、配料、破板、分板、拼板、投船、打麻、油船等有十多道工序,均为手工操作,工艺相当复杂,工序多,工艺难度大,普通木工匠人难以熟练撑握,此木船制作工艺已于2007年3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我公司主要产品有:大型旅游观光机动船、画舫船、桅杆篷布纤夫船、竹帘竹席摇橹观光船、乌篷船、休闲钓鱼小划船、鱼鹰船、欧式木船、道具船、保洁船等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、渔业生产、交通运输、城市景区、观光旅游等领域,遍布全国十多个省、市,并有300多条已销住日本、韩国、荷兰、德国、新西兰等西欧国家。
以客户角度考虑使本公司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,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。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中间销售环节,真诚奉献高品质和服务,热忱欢迎广大客户来电、来函洽谈业务,携手合作、共创辉煌。
竹泓镇地处江淮之间苏中里下河地区兴化市中腹部,历史上水灾频繁,尤其是每逢雨涝,四水投塘,加之下游河道浅窄,涝水宣泄不畅,常常是陆路不通,即便是平常时候也是无舟不成行。因此,木船成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工具。
于是地处得天独厚的苏中里下河地区,勤劳和智慧兴化劳动人民,创造了农耕文化的重要分支-船文化,它广泛渗透于水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中,并贯穿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之中。
竹泓木船制作工艺是船文化延续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。据传起源于宋代早期,由于镇境内河湖纵横交错,地势低洼不平,是有名的“锅底洼”,无船难行。因生产生活的需要,该镇上先后出现了制作沿海捕捞渔船为主的手工作坊,长期制作拉网船、海溜子等木船,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木船制作工艺,在历史流传下来。明朝以来,主要以制作农用船和内河捕捞渔船为主。另据史料记载,兴化早在宋代即设有2塘、7铺,作为官府文件的机构,元、明两代相沿不辍,清初塘、铺俱废,公文改以船递。清末,竹泓工匠们参与制作了大批木帆船供定期、定线往来与县城和各乡镇之间载运旅客,捎带货物、邮件,每船载客10-30人,一般风雨不间,谓之“帮船”。 清朝末年至近代,是竹泓木船制作的成熟、兴盛期,全镇有造船作坊二十多户,以周、郑、陈、王、冯、崔、李等几大姓为主,所造木船用途已拓展至交通、商业、邮运等领域,并建立了专门行业组织“森福会”,从事纯手工生产农用、渔用、商用及其它特殊用途的木船。建国前,县境内有帮船100余艘,货运木船1500多艘,用于农业生产及渔业捕捞的大小木船更是不计其数。
上个世纪八、九十年代以来,竹泓的工匠们在传承这项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,技艺更加精良,并有了新的发展。一些工匠还把这项工艺延伸至制造水泥船、钢质船、玻璃船生产上,并取得较好发展,其中该镇的玻璃钢厂已成为国家交通部船舶生产定点企业。
目前,全镇从事木船生产的木工匠人不足70人,50余户,年产各类小木船近4000条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、渔业生产、交通运输、城市景区、观光旅游等领域,遍布全国十多个省、市,并有300多条已销住日本、荷兰、德国等西欧国家。
2007年3月,竹泓木船制作工艺被列为江苏省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